發布時間:2020-12-01 | 瀏覽:12031
內容摘要:如何利用當地“非遺”文化打造火爆高效的特色農莊?
當前,文旅消費供給側改革亟待推進,產品和服務亟待豐富。在文旅融合政策的推動下,“以文促旅,以旅興文”已經成為重要的指導思想和發展路徑,而什么樣的文化資源可以開發成為叫座又叫好的休閑旅游產品?在這個方面,非遺無疑是一大富礦。
各地都有多種不同級別的“非遺”項目(產品),各級政府及多個部門對“非遺”都非常重視,會有全方位的鼓勵扶持和資金獎補,建議農莊在設計項目時,考慮與“非遺”傳承人商議,引進“非遺”項目(產品),合力打造“非遺”傳承、展覽、科普、體驗基地,只需投入少量的場所、少量的資金、少量的人力,而對于提升農莊文化品味、形成特色競爭力、策劃主題活動、塑造品牌形象、擴大社會知名度吸引人氣、申報政府資金、衍生盈利項目等各方面都會起到非常明顯的效果,打造火爆高效的特色農莊。
2020年9月,藍天七彩專家在湖南邵陽考察調研當地”非遺“文化,整合資源,打造柳山生態農莊特色高效項目,增加盈利點,豐富產業鏈。
本文從”非遺+旅游“層次方面如何整合運用非遺元素進行開發的幾種模式進行分析共享,而如何結合農莊主題特色,輕資運營當地非遺文化,歡迎大家點擊標題下方”藍天七彩“關注公眾號了解詳情,或者專家咨詢18959297510(微信同號)。
在文化和旅游部“在提高中保護”“非遺走進現代生活”“見人見物見生活”三個重要理念的推動下,近年來國內非遺旅游開發進行了大量探索,出現了以下幾種模式:
01/“非遺+研學”——研學旅游是繼觀光旅游、休閑旅游后的一種全新的文化旅游方式。
02/“非遺+民宿”——民宿能夠伴隨旅游經濟異軍突起,在于其滿足人們功能性之上的體驗性需求。非遺與民宿的結合既增強了入住旅客的文化體驗,也為非遺文化開辟了活化路徑。
03/“非遺+文創”——過去,在很多年輕人眼中,非遺的歷史性對應的是“過時”,文化性對應的是“土氣”。然而,當黑陶、手工紙、傳統扎染、刺繡、剪紙等非遺文創產品出現在旅游商品市場時,傳統手工藝與現代創意的結合折射出的文化溫度,立刻受到他們的追捧。
04/“非遺+演藝”——如果說傳統技藝類的非遺項目多以展示和產品開發成為旅游經濟增長點,那么大大小小的山水實景演出、文旅演藝和歌舞類表演等無疑是對舞蹈、音樂、服飾、節慶、習俗等非遺文化的再開發。
05/“非遺+節慶”——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歷法的國家之一,我國的元旦、春節、元宵節、端午節、重陽節、中秋節、“藏歷新年”“彝族年”等傳統節慶更為“非遺+旅游”奠定了融合的基礎。每年從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全國各地豐富多彩的民俗節慶活動次第展開,成為吸引游客的“打卡地”。
“非遺+旅游”能以那么多種方式打開,一大原因是“活態屬性是非遺市場化的前提”。非遺先天具有市場基因,它們從誕生起就在千百年的創造、生產和銷售中,借助商業的力量才流傳至今。非遺源自我們的衣、食、住、行,本身就是常用商品。歷史上,非遺的大眾化消費群體非常多,當下則需要在現代消費環境下找到新的生存空間。
推動休閑農業“非遺+旅游”,需要有效激活內在潛能,因為非遺具有融合的可燃性。文化和旅游本是兩個有重大交集的產業,文化的傳播需要旅游作為載體。廟會、節慶等民俗本身無法形成產業,但與旅游結合就吸引了眾多游客,又如祭祀、剪紙、打鐵花等項目,通過旅游產業的添薪加火,成為當地的文化地標。
藍天七彩(廈門)是以實戰專家、行業教授和先進理念、智慧科技為依托的農業領域規劃設計、運營管理服務機構。擁有一批常年扎根于農田森林的實戰經驗豐富的一線人才,和來自知名科研院校的資深專家,為合作伙伴提供農業領域(農莊/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鄉村旅游/研學教育/康養文旅等)規劃設計、運營管理、營銷策劃、項目資金申報等綜合型一體化專業服務。
特色競爭是農莊投資的唯一前提!
落地實操是規劃設計的唯一宗旨!
人氣鼎盛是項目成功的唯一標準!
持久盈利是運營管理的唯一追求!
共建美好農業,共創美麗鄉村!
農業/農莊公益全國巡回活動
規劃設計+運營管理,免費咨詢/分享
—專家團隊咨詢交流—
189 5929 7510(微信同號)
官網:www.ltqcny.com
點擊上方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號,了解更多資訊詳情。
免責聲明:支持原創。本篇圖文部分來自于網絡資源整理,如有涉及版權,請聯系刪除。
廈門藍天七彩農業開發,廈門農莊規劃設計,廈門農莊運營管理,廈門農莊項目資金申報,廈門田園綜合體規劃,廈門休閑農業規劃,廈門農莊規劃案例
? 2022 ce114.com 版權所有:福建騰媒傳媒有限公司 全國服務熱線:4000-597-400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閩B2-20200538
ICP備案/許可證號:閩ICP備2022014755號-2 商標注冊號:3530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