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3-13 | 瀏覽:11344
內容摘要:休閑農莊的活動策劃怎么搞?
近年來,一些休閑農莊也逐漸開始舉辦一些節慶活動來吸引消費者,但多數農莊由于節慶活動內容單一, 主題內容不鮮明;宣傳力度不夠,游客參與度低;缺乏文化內涵,文化品位低等因素,效果不是很明顯。
因此,如何將休閑農莊節慶活動融入當地文化資源和結合農莊特色產品,賦予文化內涵進行深度開發,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一個參與的平臺,從休閑農莊節慶的舞臺和動態化的產品中,獲得知識和娛樂價值,是每個農莊經營者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從民族節慶要素中找創意
節慶活動是一種社會現象,總帶有強烈的民族色彩。按照節慶活動的族屬,可以將節慶活動分為單一民族的節慶活動和跨民族的節慶活動兩種類型。
單一民族的節慶項目是一些民族所獨有的活動,如藏族特有的沐浴節。而跨民族的節慶項目體現為數個民族共有的活動,比如春節。除漢族以外,還有二十多個民族都過春節。按照節慶活動的主題分類,主要有:
農事類(如高山族的豐年節);
宗教祭祀類(如伊斯蘭教的開齋節);
歷史事件或人物紀念類(如侗族的林王節);
文化娛樂類(如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
慶賀類(如各民族的年節)、
商貿類(如納西族的 騾馬會)
生活社交類(如朝鮮族的梳頭節)等。
這些節慶活動帶有很強的民族色彩。
二、從事件性要素中找思路
節慶活動是一種歷史現象,總影射著某個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有歷史事件(國慶節)、歷史人物(端午節)、宗教故事(狂歡節)和神話傳說(潑水節)等幾類。節慶活動分為兩大類:
歷代傳承至今的傳統民俗節慶。比如春節逛廟會,端午劃龍舟、吃粽子,中秋的賞月、吃月餅,重陽的登高、賞菊等習俗古已有之,至今仍盛行不衰,是我國傳統的民俗節慶活動,具有很強的事件性特征。
后來新興的現代節慶。像哈爾濱冰燈節、上海桂花節、大連槐花節、江蘇宜興陶瓷節、廣西民歌節、拉薩藏族服飾節、安微碭山梨花節、洛陽牡丹節等都是新興節慶活動的典型代表。
隨著人們的需求和時代的發展, 城市或者地區為了發展當地經濟而造的節慶,這是各地發展節慶產業的一種趨勢。休閑農莊在挖掘和打造節慶活動的時候,要注重事件性要素的發掘,充分豐富節慶活動的文化內涵,促進節慶活動的可持續性。
三、從文化性要素中找靈感
一個節慶活動之所以能長久延續和傳承,是因為它是長期發展、積淀、演變和發展而來,是根植于人民大眾的民族感情、民族信仰和生活習俗之中的。是某個地區因時、因事、因物或因名人等創造出來的一種慶祝活動,或者說是一種展示地方文化的形式,這也是一種聚集人氣的方法。
這類節慶活動,有的定位比較準確,能同當地的民情和文化相融合,有可參與性,也有吸引力,經濟上能做到良性循環,不給政府和百姓造成負擔,它就能夠持續存在并發展下去。
節慶文化包括傳統文化、時代文化和外來文化,傳統文化就是節慶文化本身具備的體現地區本土風情的文化,是節慶活動的基石;
時代文化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節慶文化與時俱進,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增加的創新元素;
外來文化是節慶活動在舉辦的過程中,隨著當地居民的觀點逐漸發生變化,吸收外來游客帶來的文化的產物,節慶活動文化是這三種文化的綜合體。
四、從農莊的生產經營活動中找節慶主題
休閑農莊可以圍繞種植、養植,以及食、住、行、游、購、娛等生產經營活動中找節慶主題,開展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創意。
如某櫻桃主題農莊圍繞櫻桃主打產品創辦了“櫻桃節”活動,利用媒體廣泛宣傳"櫻桃節",讓更多人了解“櫻桃節”的活動內容,調動游客參與“櫻桃節”的積極性。創意設計了"櫻桃節"系列活動:
1、野炊、冷餐會:采用軍事野炊冷餐會這兩種形式,解決游客的就餐問題,同時增加了參與樂趣。
2、登山及長跑:采用設立獎項進行登山及長跑活動。
3、野物捕捉:在相應區域放入雞、兔、鴨等小動物讓游客自行捕捉。
4、櫻桃尋寶:在山上沿途藏有籃子裝的櫻桃,讓游客進行定向尋寶。
5、對歌大會:以民歌、山歌、流行歌為主,進行對歌大會。增加游客游覽興趣。
6、櫻桃尋寶:在櫻桃園進行采摘活動。
要擴大農莊節慶活動的影響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參與、體驗,并產出良好的經濟、社會和文化三重效益,就必須融合當地文化資源和農莊特色產品(項目),突出農莊活動策劃的特色優勢和系列組合,以及活動前期的宣傳推廣、活動現場的服務水平和執行力度。
特色競爭是農莊投資的唯一前提!
落地實操是規劃設計的唯一宗旨!
人氣鼎盛是項目成功的唯一標準!
持久盈利是運營管理的唯一追求!
共建美好農業,共創美麗鄉村!
休閑農業/農莊公益全國巡回活動
規劃設計+運營管理方案,免費咨詢/分享
189 5929 7510(微信同號)
官網 www.ltqcny.com
關注官方公眾號,了解更多資訊
廈門藍天七彩農業開發,廈門農莊規劃設計,廈門農莊運營管理,廈門農莊項目資金申報,廈門田園綜合體規劃,廈門休閑農業規劃,廈門農莊規劃案例
? 2022 ce114.com 版權所有:福建騰媒傳媒有限公司 全國服務熱線:4000-597-400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閩B2-20200538
ICP備案/許可證號:閩ICP備2022014755號-2 商標注冊號:35309124